加速产教融合,培养更多“芯”工匠
在日前举行的“2023长三角职业教育产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”上,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、校长赵坚分享了一组数据:集成电路三个细分产业环节,即设计业、制造业和封测业中,2022年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7%、51%和78%。特别是在上海浦东新区,已构建了EDA工具、高端芯片设计、先进晶圆制造、高端封测服务、装备材料为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,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、综合技术水平最高、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。
与此同时,集成电路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。赵坚介绍说,集成电路产业全国行业人才缺口约23万人;上海集成电路人才占全国的40%,缺口达9.2万人。
【资料图】
多位与会的职业教育专家认为,破局集成电路技术“卡脖子”的当务之急,是要培养国产自主可控技术人才,路径是建设“产教融合共同体”,培养更多电子信息“芯”工匠。
深化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上海将不断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体系能级提升,发挥职业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,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。
有专家表示,产科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,职业院校在践行产科教融合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“中试车间”,促进科技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方面正形成丰硕成果。
以集成电路组装加工岗位为例,本科学生需下沉2至3年来学习制造工艺,掌握制造技术;专科学生需在3至4年内参加多方面培训,如工艺优化整合、工艺验证与缺陷排查等,方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。赵坚认为,面对产业变革产生的新需求,职业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,是为企业培养“下得去”且“留得住”的人才,其有效途径便是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,通过共同体来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,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,提升集成电路人才培养“硬实力”。
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国庆教授表示,多年探索发现,产教融合可以采用大学牵头研发,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,再共同将研发和转化的成果一起投向企业的方式开展。在产教融合工作中,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办学实力,促使产教融合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上。
本次会议由长三角职业教育产科教创新联盟、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秘书处联合主办,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、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、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共同承办。
作者:张鹏
编辑:吴金娇
责任编辑:樊丽萍
图片来源:主办方供图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上一篇:国家卫健委:各地推进落实10条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文章
精彩推送
X 关闭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