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在基层|“消失的十平方米”背后
【编者按】
暑假不放假——复旦、上海交大、同济、华东师大、上大、上外等6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百余名大学生分别前往上海16区融媒体中心,踊跃参与暑期“四力”实践活动。
澎湃新闻开设《大学生在基层——“四力”实践活动作品选登》专栏,从中感受大学生们深入小区听民声、奔赴远郊接地气的精神面貌。
(资料图)
本文图片均为徐汇报 图
根据《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2025年,本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预期将达20万。作为实现“治理重心下移”的关键力量,社工们应该如何发力?在天平街道“Top说”TED演讲展演上,“红管家”们相聚一堂,交流经验,畅谈心声。
建岳居委会社工刘翰林:
从“社恐”到“社牛”,只有一个社区的距离
去年十月,刘翰林入驻建岳居民区,这时候的他没想到,崭新的工作会带给他崭新的人生体验。“你今年几岁啦?”“结婚了吗?”“什么时候来的我们小区?”这些“社牛”居民一来就熟练地对刘翰林打招呼拉家常,让初来乍到的他被淹没在居民热情的社交互动中。无论是多了一群面熟的长辈,还是多了许多有温度的交流,都让他感受到“社恐”在社区工作的艰辛。
除了个人性格的挑战,不久后工作内容的考验才是大头。有一次居民反馈老鼠变多需要老鼠药,刘翰林按照规定流程给了他老鼠药,但没想到这位老人没过多久就来找他,问“老鼠药怎么使用?”“老鼠药的药效怎么样?”“老鼠死掉的话它们的尸体怎么处理?”“如果老鼠尸体没有及时处理,被小猫吃掉的话小猫会不会有事?”……这件小事看似啼笑皆非,但却是居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。
刘翰林负责的弄堂历史悠久,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现在居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独居老人,子女虽然孝顺却不能时时陪在身边,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社区的关怀与陪伴,需要社区为他们解决一个个小问题。刘翰林的母亲也是社区工作者,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,刘翰林认为“社工永远是居民最坚实的依托,居民永远是社工最强大的底气”,常怀一颗包容理解之心,时刻为社区居民考虑。现在遇到熟悉的居民,他已经能做到“先声夺人”:“侬好哇!身体好唔啦?”
永嘉新村居委会社工盛娟娟:
激励我的,是一直跳动的初心
对盛娟娟而言,成为一名社工,是她“会一直坚持下去”的选择。“Tired”(辛苦)“Orange”(橙色)“People”(百姓)是盛娟娟在演讲中为“TOP说”这一比赛名称重新下的定义,也是她在七年工作中总结出的三大关键词。
刚开始,盛娟娟对社工工作的想象停留在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”,真正走入基层后才发现,社工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都是繁杂琐细的事项,比如居民有事情耽误来不及买菜怎么办、小区排水沟里出现蛇怎么处理。社区工作比设想的要辛苦,但在和居民的接触中,她被一次次感动着,“我想人世间最珍贵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,我们这份工作的价值就在这种情感连接上,所以为了这样的美好,我觉得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。”
盛娟娟将“Orange(橙色)”列为演讲的关键词之一,在她看来,橙色是最温暖的颜色,也是她心目中志愿服务的最美底色。“走四百”的道路上,社工们从不是独行者,而志愿者就是他们最好的伙伴之一。从除夕夜巡逻、生活垃圾分类到各项日常工作,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每每让盛娟娟动容,从年长的志愿者身上,她也学习到了不少生活经验与智慧。如今,上海开始迈向生活垃圾分类2.0模式,盛娟娟想起了永嘉新村里“那些年一起‘拆垃圾’的小伙伴们”,他们曾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的努力,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效。
“人”是社区的最小构成单位,也是社会工作的最终着力点。位于天平街道梧桐片区的永嘉新村最早是银行中高层职工宿舍,在不断熟悉与磨合中,盛娟娟和这里的居民们逐渐成为了彼此的“牵挂”。小区里居住着一位102岁高寿的老人,每次经过门口时,她都会习惯性地询问情况,确保老人的健康和安全。平日里,盛娟娟总是第一时间回应百姓关切,致力于让大家获得安全感、归属感。而当听到居民们以“娟娟”亲昵地称呼自己,看到社区内老小嬉笑聊天、露出欢颜的浓浓烟火气,她也真正体悟到社会工作的价值。“我觉得最‘TOP’的,就是那颗一直跳动的初心。”
建新居民区书记陈琦:
以心换心,弄内消失的十平米
“当时是我刚被调任至建新居民区两个月左右的时间,”建新居民区书记陈琦向我们娓娓道来,“站在太原路一个弄堂往里望去,就明显能看见一个铁皮搭建的违建。当时我就很好奇,是什么样的人居住在里面?他又有着怎样的生活环境?”
这间9.7平方米的小屋建于上世纪90年代,搭建在小区公共的弄堂通道中,阻碍居民日常通行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属于弄堂综合整治项目里一根难拔的钉子。陈琦书记从事社区工作已经有十年时间,面对着这种情况,她始终没有提及“违建”“整改”等词,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拉拉家常。在之后的日子里,陈琦与王爷爷经过一次次聊天逐渐熟悉起来,王爷爷也了解到了陈琦的具体工作内容、做事的决心以及十平米违建给弄堂造成的不便。在一声声榔头声中,弄堂露出了原本干净整洁、宽敞亮堂的过道。
从初见时的戒备,到聊天中的信任,再到最后拆违以后的释怀,王爷爷的眼神变化让陈琦感触良多,也让她再次真切体会到居委会做事是脚踏实地“走出来”的,不是能通过一个电话、一份通知就简单办到的。在平常的实践中,陈琦经常在建新居民区内实地巡访、到相邻街道走访,如果遇到什么棘手问题,她也会通过“书记沙龙”积极与其他书记交流。“我是我们街道最年轻的一位书记”,90后书记陈琦解释道,“天平街道成立的‘红蕴书记工作室’可以为居民区书记答疑解惑,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、解决基层各类难题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‘传帮带’作用,增强新生代‘领头雁’的带队伍能力。”
这次拆违不仅是拆除王爷爷家十平方米的违建,也是拆除弄内居民的“心墙”。建新居民区是天平街道21个居民区里人数最大、户数最多、房屋类型最复杂的,但“消失的十平米”让居民看到了居委会工作的决心,也让他们对居委会充满了信心。“我在实际的‘走四百’过程中遇到过许多问题,但是我始终和我的居委干部提出走访‘三不怕’原则——不怕麻烦,不怕辛苦,不怕问题。”陈琦最后总结道,“因为问题是走出来的,解决办法是走出来的,居民的幸福生活、对居委干部的信任,也是走出来的。”
基层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牢固基石,也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有力支撑。天平街道“红管家”们的演讲中讲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“走百家门、知百家情、解百家忧、暖百家心”的动人故事,更承载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社区方案、社区智慧。
(原标题为《三位“红管家”的社区故事》)
上一篇:27所“合格”!重庆2022年度民办高校年检结果公布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文章
精彩推送
X 关闭
X 关闭